1938年11月9-10日,是历史上一个令人悲伤的日期,标志着纳粹时期对犹太社区最恶劣的暴力和迫害事件之一。
这两个命运般的夜晚所发生的事件,被称为“水晶之夜”或“破窗之夜”,在整个纳粹德国蔓延开来并给人类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这个庄严的纪念日,我们将深入探讨“水晶之夜”的起源、犹太社区惊心动魄的经历、国际社会的反应以及这一黑暗时期的持久影响。
多年来,这一纪念日为世界重申了其维护这类暴行不再发生的决心。鉴于哈马斯恐怖分子10月7日对以色列的袭击,“水晶之夜”纪念日提醒我们,今天世界上仍存在憎恨、偏见和不容忍。
“水晶之夜”,也称为“破窗之夜”,是1938年11月9日晚至11月10日清晨在纳粹德国发生的暴力骚乱。
“水晶之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纳粹德国外交官、德国驻巴黎大使馆三等秘书恩斯特·弗伦·拉特遇刺。
1938年11月7日,17岁的波兰犹太难民赫尔舍尔·格林斯潘在巴黎买了一把枪,闯入德国大使馆。他进入拉特的办公室开了五枪,两枪击中拉特,将他击毙。格林斯潘的目的不是特定目标,而是想引起世人不可忽视的注意。他出于对家人被驱逐出德国流落波兰的绝望,采取了这种行动。
拉特于11月9日死亡,成为随后暴力事件的借口,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抓住这个机会,发起了对犹太社区的残暴行为。
在拉特遇刺的初期反应中,希特勒宣布犹太人将为这起罪行负责。这一声明标志着纳粹德国全面策划暴力和恐怖活动的开始,目标是全国各地的犹太个人、企业、犹太会堂和住宅。
纳粹煽动的袭击导致至少91名犹太人死亡,3万人被捕送往集中营,267座犹太会堂被烧毁、破坏,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博物馆的记录。
“水晶之夜”对犹太社区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它常被视为“大屠杀”的开端,数以万计的犹太人被送往达豪、布痕瓦尔德、萨克森豪森等集中营。
后来,600多万犹太人在大屠杀中遇难。
除了“水晶之夜”当时的物理破坏外,它也使犹太人感到深深的恐惧和创伤,许多人意识到自己生命正面临极大危险。这次骚乱预示着大屠杀的恐怖,即将见证600万犹太人和数百万其他人的系统性灭绝。
反犹太主义现已全球蔓延难以逃避
许多犹太企业破产,家园被毁,会堂成为废墟。这一夜的心理和情感创伤继续困扰着幸存者多年。世人开始认识到犹太难民的困境,寻找他们逃离迫害的安全港变得迫在眉睫。
“水晶之夜”这一名称源于这一夜犹太企业、犹太会堂和住宅窗户被破坏后散落一地的玻璃碎片。这些碎片不仅象征着物理损失,也反映了犹太社区生活和梦想的破碎。这次暴力行为不仅限于德国,也发生在德国吞并的奥地利和苏台德地区。
“水晶之夜”激起了国际社会强烈反应,世人开始意识到纳粹德国的残忍现实。广泛传播的新闻报道和照片引发了强烈不满。许多国家和个人开始呼吁援助犹太难民,并敦促纳粹德国停止迫害。
1938年11月11日,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与记者交谈时谈到“水晶之夜”惨案,根据历史学家记载,他表示“不,我想不是这样”。
他还补充说:“你最好通过国务院来处理这个问题。”直到11月15日,罗斯福才采取行动,但表示美国没有计划支持德国以外地区寻求庇护的犹太人。
尽管国际社会的反应是一个关键转折点,认识到情况的严重性,但它明显不足以防止更多惨案发生。1939年二战爆发以及许多国家不愿接收犹太难民,阻碍了为需要庇护的人提供庇护的努力。
“水晶之夜”强调在暴行面前,集体责任和国际行动的重要性。它强调对抗偏见和歧视以及保护每个人权利和尊严的责任。
纪念“水晶之夜”纪念日,我们有责任反思这一黑暗历史给我们的教训。那一夜的惨案说明如果不及时和决绝地制止,憎恨、歧视和不容忍将会升级。
“水晶之夜”被视为大屠杀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也提醒我们憎恨和偏见的后果。它在提高国际社会对犹太难民困境的认识和提供他们庇护的需求上发挥了关键作用。
“水晶之夜”纪念日的目的是纪念那一夜的受害者,并缅怀犹太社区的韧性。它旨在重新确立我们对同情和人权原则的承诺,确保历史教训永远不会被忘记。
全球反犹太主义事件自哈马斯恐怖分子袭击以色列平民以来激增。为避免重演历史,每个人都应站出来反对全球各地的反犹太主义,并铭记保护犹太人的自由和“水晶之夜”等暴力事件因一个17岁青年抗议对犹太人的恶意和暴力行为而引发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