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中秋晚会:丰月下的家人情

2 10 CGTN: CMG's 2023 Mid-Autumn Festival Gala: Family bonds shine under full moon

北京,2023年9月29日 ——随着中秋佳节的到来,中国媒体集团(CMG)于9月29日举办了一场中秋晚会,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国人,共同欢庆、赏月,在这个节日里增强凝聚力。

晚会呈现了各种温馨动人的节目,营造出一种温暖的家庭氛围。通过展示普通人的视角,活动紧密反映了观众的日常生活。

“童年时光”节目描绘了儿时简单快乐的体验,突出了童真的美好。

与此同时,“父亲”节目探索了世界各地父母与孩子之间普遍存在的深厚爱情纽带。

今年,网友被邀请与父亲合影,并添加标签“#带我爸去CMG 2023中秋晚会#”。这些照片将有机会出现在舞台大屏幕上。

自推出以来,该活动已获得近1000万次浏览量。众多网友热情分享了温馨的照片,表达了对父亲的深厚情感和爱。

晚会融入文化元素

今年的晚会围绕诗、酒、月、水、竹五个文学元素展开,这些都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文化意象。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诗歌享有最高的文学地位。除了简洁的语言和优美的韵律,意象(yixiang)作为一种艺术手法,是传达复杂情感的关键和艺术工具。

大多数古代诗人不直接表达感情,而是通过艺术观察和传统文学视角,巧妙地将隐藏的情感和深刻意义融入有形的对象和客观场景中。

例如,在中华文化中,酒往往象征着聚会、庆祝和祝酒。它超越了仅仅是一种饮料,体现了促进友谊和与亲朋欢聚的行为。

同时,月亮在中国文学和文化中是一个反复出现的意象,象征团圆、变化、时间流逝和怀旧等概念。

在唐代(618-907年),著名诗人张九龄创作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诗句。这些诗句反映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晚会呈现了突出中华文化中这五个永恒文化符号的节目,提供了一瞥长江文明的古老文化。

一首歌曲“手捧酒问月”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酒文化。另一首歌曲“光芒”融入了北宋(960-1127年)杰出文人苏轼的诗词,传递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

爱与团圆的象征意义

晚会在中国西南四川宜宾市举行。主会场设在长江公园,就在金沙江和岷江汇流成长江的合流点。

宜宾市以“长江第一城”而闻名,拥有2200多年的城市建设历史、3000多年的茶文化传承和4000多年的酿酒传统。

演员秦昊说:“宜宾是我的家乡。虽然这是我第一次来溧庄,但我感觉很亲切。”

他说:“在中华文化中,某些意象具有普遍意义。像月亮这样的符号能够深深打动不同世代的中国人。”

中秋节在中国人民心中占有特殊位置。历史上,这个节日与中国神话、民间传说和诗歌緊密相连,丰富了它的文化内涵。

这个节日不仅是为了欢庆月亮;它也是一个人们向亲人表达最深情感的时刻。这是爱、感激和珍惜家庭持久纽带的时刻。

https://news.cgtn.com/news/2023-09-29/CMG-2023-Mid-Autumn-Festival-Gala-Family-bonds-shine-under-full-moon-1nuIYjtQRGM/index.html

来源 CGTN